【推荐】生产实习报告范文集合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5篇,欢迎大家分享。
生产实习报告 篇1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结束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几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实习对我们本质上就是一种锻炼,一座到达社会的小桥。毕业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比较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及设计工作原始资料的来源,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打下扎实基础。认真抓好毕业实习的教学工作,提高毕业实习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重要环节。
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参观实习,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真的是受益匪浅。从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我们在课本上所学的内容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学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更加激发了我们对其他有关模具知识的了解,深入的去学习。只是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对一个企业来说还不能够深入的对其了解,只是粗略的了解一下产品工艺的简单流程,和一些先进的与我们专业相关的工业技术,当然还包过企业的运作流程。
(一)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参观实习
一、实习项目名称:
参观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7月4日,全天。
地点:四川省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实习任务:
听从老师安排,参观四川省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了解强电机械制造信息,并参观厂区,了解并学习生产过程。
四、实习内容
1、公司简介:
东方电机厂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研制大型发电设备的三大基地之一,属全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的重点骨干企业,现为中央企业——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1992年9月,工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在境外上市的规范化股份制改制试点企业之一,并作为独家发起人以其主要生产经营性资产投入设立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12月18日实行重组分立。
工厂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鼓励自主创新。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也确实感受到了企业那种浓厚的以企业为家的精神,有非常严谨的管理制度。
2、参观流程:
伴随着绵绵小雨,迎着清爽的晨风,测控专业的同学集聚在活动中心门口等待着交通工具的到来,我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迫不及待的想踏进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去领
略那里的风采。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大门口,在那之前,经过厂区的时候,一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伴随着扇叶的旋转,矗立在我们面前,高大雄伟。这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怕都是第一次见到除了电视以外的“大风车”发电机了。到达了员工们工作的地方,我们被领到了一个阶梯阶梯教室,在那里讲座的男人也是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并从事自动化电力研究工作。这令我们兴奋不已,如看到学长一般的亲切。学长一上来就给我们介绍了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很多技术和指标都是世界领先,甚至第一的位置!这不禁又使我们燃起了悠悠中国心。紧接着学长电子科大的背影逐渐伟岸了起来。第二页ppt就让我们看到熟悉的开环与闭环,还有锁相环。这不禁令深处大三的我们又回到了甜美的大二学年,再一次感受到了自控的美丽。紧接着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匆匆上了车,有的同学甚至兴奋的忘记了打伞,一群青春的代表团正在积极的准备赶往了下一个目的地——厂区。
事实证明这次的参观也给我们留下了如电影《小时代》一般的怀念与留恋。20分钟的车程如白驹过隙一般飞速流逝,我们到达了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年轻的帅哥,有着阳光的斜刘海和健康的白色皮肤。生产车间的旅行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在大厅里都不能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甚至有人用大喊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开心与兴奋,这辅导员不得不为了平复大家心中的激情澎湃,如马刺一般的让大家把心中的热火平静下来,安静的等待参观的开始,这时大家也迅速变得鸦雀无声,这也很好的体现出了大自动化的优良素质。参观开始了,由那名帅哥带领并给我们介绍各个大型设备的使用与参数。还有一名女职员负责照相。辅导员老师既想更深入的详细的了解车间里面先进发明与设备,又不好意思去打扰带队的男职员,无奈便开始咨询照相的女职员,可以看得出来辅导员老师对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技术与德阳东汽电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有着很大的兴趣。
我们的同学也对技术员的讲解感到惊讶与感叹。每个人都对立面的生产设备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心。
五、总结及心得体会:
经过一天的工厂参观和实践,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很多课本以外的东西,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了解,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同时开始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全新的专业,我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才是最美好的。在实习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新的体会、新的感触,感觉自己的各个方面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最主要的就是工作能力的提高。
下面就是我自己的一些小结和收获。
1.要学会坚持
无论到哪家工厂或者公司实习,开始的时候都不会让我们做任何工作,而是观看学习,时间短的是几天,时间长的就是几周。所以这段时间,一般会感觉到无聊,无所事事,可能会萌生出离开的想法。但是这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会学到课本以外很多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2.要勤做事
我们到工厂或者公司实习,一般不会给我们安排重要的事情去做。所以,此时我们会很闲,但是我们要主动找一些小事去做,无非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打杂,但就是通过勤快做事可能会引起领导的注意,不断获得领导的欣赏和信任,渐渐被安排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渐渐获得领导的重用!
3.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说
由于我们课本学到的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缺乏具体的时间操作,所以我们得虚心学习。多听别人的指导,多看别人的操作工序,多想自己如何下手,然后亲自动手多做,有不懂的
地方向别人请教多说。只有这样,才会渐渐熟悉自己的工作,学会一身真正的本领!
< ……此处隐藏13635个字……此的距离,填补了曾经存在的隔阂,集体主义的魅力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展现!大学里连同班同学相处的机会都很少,感谢生产实习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这样的活动值得教育部门的借鉴。短短的3个星期时间,我们在实习中充实地度过了,我们学习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了我们需要实际学习掌握的技能还很多、很多。如果我们不经常参加这方面的实习,我们这些大学生将来恐怕只能是赵括“纸上谈兵”。社会需要人才,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只有多参加实践,才能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自己的位置。
生产实习报告 篇5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长三角模具行业,了解企业对模具高技术工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对应明确的技术岗位,是服务于长三角区域模具行业、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材料加工现场程师,擅长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生产的技术管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适应企业需求,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是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包含基础理论、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在内的材料加工现场工程师的能力指标体系。坚持“一贯穿,二共享,三参与”原则,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及方案制订全过程,提供专业教学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参与理论教学、工程实践、教材编写等环节。按照“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座谈→毕业生座谈→技术部门访谈→总结汇报→教研室研讨→初定培养方案→学院审查→企业专家论证”的路线,深入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同时,分析总结兄弟院校模具专业的办学特点与定位,对模具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探讨和充分论证。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各方向原有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原则。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按公共教育模块、模具工程基础模块、模具工程材料模块、材料成型与模具设计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数字化CAX模块、专业与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进行划分,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素质拓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打破课程整合的壁垒,实现课程按照内在关联的整合。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按照课程在体系中的作用、能力培养要点等优化课程内容,保证各模块的组成课程在内涵上形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继续推行并完善“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培养模式,开展工程师资格认证,完善长三角“模具设计师”岗位能力认证项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岗位工程师认证、CAX数字化认证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综合素质拓展模块,学生获得证书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根据职业工程师知识结构要求,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增设《模具工程师基础》等课程,打通课外认证培训与课堂理论学习的通道。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实现“专业+专长”的培养目标。
三、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推行模具综合实验周等综合性实验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将实践教学比例大幅提高,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系统整合原有课内实践环节,大幅减少验证性实验,构建“以工程能力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模具综合实训周,模具失效分析综合实训周,材料信息资源检索、创业与创新实验周,材料再生与回收综合实验周等综合实践环节。同时,增加模具加工工艺、锻造工艺学等核心课程的课程设计,使主干课程均有一个课程设计项目,课程设计强调项目训练。模具CAD/CAM技术、塑性成形原理等课程增加实验课时,强化学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逐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实践环节教学效果。
四、突出模具数字化设计应用能力培养,完善和成熟CAD、CAE、CAM、CAPP(概称CAX)技术及应用课程体系
使学生掌握以三维设计、数字模拟仿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代表的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要求学生掌握产品数字化模型,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装备及模具设计、工艺分析计算、数控加工、模拟仿真等并行设计制造、平行作业的先进成形技术。通过模具企业调研,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越来越重要,该课程涉及检测设备应用,检测数据处理及产品、工模具的评估等。将新增逆向工程、检测技术与数据处理、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法等实用课程。
五、建立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培养。建立和完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内容、规格等顶层设计的理论层次。具体方案设计结合“专业、职业、创业、创新”等元素的渗透,实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的优化。将专业和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延伸到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以大赛、讲座、资质认证培训、研究项目为主要载体开展。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硬件教学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师科研资源(项目、学术报告、自制设备)、企业行业提供的学习锻炼资源(竞赛、假期实习、赞助活动)、学校各种平台提供的软资源(社团组织、学科竞赛、文体活动、学术活动等)及班级资源(自我研究与学习,小组项目完成、活动的积极参与)等达到多元结合,多平台支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六、改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和氛围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解决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若干问题。完善实验室硬件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各项制度,规范实验室日常管理,探索实验室的开放制度及青年教师下实验室制度,结合现有实验设备,推进实验(训)项目改革,积极开发专业综合实验周项目。探索在“产学研”平台的基础上开设更多校企合作课程,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岗位技能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教材讲义,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提炼出来,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上,采用“专家课堂讲座+车间现场教学”的模式,把理论讲解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营造良好的工程氛围。针对卓越培养计划中学生企业实训环节,解决企业积极性不高问题、企业实践环节管理问题、学生考研究生问题、企业对学生无计划安排岗位并且不轮岗问题,学生出现工伤如何解决问题、企业是否要支付给学生用工报酬问题、实践期间企业实践长效运行及保障机制问题、学生企业实践期间所产生的成果知识产权界定问题。此外,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开展考试方法改革,突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采用大作业、项目考评、技能考证与竞赛、平时成绩+综合测评等方法,分阶段、多层次考察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等。
七、结语
通过模具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充分体现技术进步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特别强调“数字化”和“工程应用能力”,突出模具数字化设计应用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